繁体版 简体版
天空小说网 > 李雷和韩梅梅 > 李雷和韩梅梅(二十八)

李雷和韩梅梅(二十八)

在家呆了一个礼拜之后,李雷跟南大街一位老熟人谈好,他在人家的琴行里教弹吉他,顺带帮人销售吉他,一个人抽成10块钱。因为他们比较熟,以前在一起合作过很多次,老板对他很照顾,还专门给他排腾出来一间房子,作为他临时工作兼休息的地方。

在中国摇滚历史上,西安是一个不可不提的重镇。从这里走出了郑钧、许巍、张楚等一大批摇滚唱将,各种有实力的地上和地下乐队也都激流涌动。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加上西北人骨子里的那种精神气质,造就了完美无缺的摇滚品质,这些天生的摇滚者在这里呐喊、生存、挣扎、愤怒直至老去。这种环境氛围理所当然地影响着这里青年的喜好和追求,每年的节假日,学吉他的孩子,无论男孩女孩,数量都异常庞大。

不到两天,李雷的“班上”就有6个孩子报名,根据协议,他一天能拿60块钱,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
对于初学的孩子们来说,学习吉他确是一件苦差事。它需要手指的长度、灵活度的完美统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。但凡弹吉他有段时日的人,你都会发现他的左手五指上都会起厚厚的茧子。来报名的孩子都得从最基本的指法和灵活度练起,柔嫩皮薄的他们哪能忍受煎熬,没练一会儿有的就忍不住哭了起来。

李雷喜欢这样有挑战的工作,对于孩子,他善于采用骗、哄、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他也将自己总结出的小窍门通俗易懂地交给孩子们,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使孩子们长进。时间一长,孩子们逐渐觉得眼前这位话不多的哥哥很有“一手”,都喜欢上了他。

李雷家在东郊,离琴行有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程。上完课,通常都到了下午五点,他没工夫停下来休息,得抓紧时间往家里赶,然后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买些蔬菜和水果。

今天,他买了一条鱼,几斤肉,还有好几种熟食和水果,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往回赶。因为今天是父亲62岁的生日,他要为父亲准备一桌生日晚饭。

对于父亲的生日,李雷有种特殊的感受。记得小时候母亲在的时候,每到这个时候,母亲都会给父亲炒几个小菜,然后坐下来陪父亲多喝几杯,父亲也都每次喝得满脸通红。自从母亲走后,在李雷印象里,父亲再也没有提过生日的事情。唯一跟平日不同的是,父亲都会在这一天做一顿饺子,默默地吃完饺子,然后很自然地过完这一天。随着李雷的成熟,他渐渐能理解父亲的心思,这种默契也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保持着。

没想到等他到家的时候,父亲已经做好了饭。父亲之前在部队干过两年的炊事员,做一手的好菜,小的时候全家人都喜欢父亲做的饭菜。父亲晚上做的是果仁饺子。所谓的果仁饺子,是陕南人的一种很欢迎的吃法。过去,冬天里缺少新鲜蔬菜,人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制作花样繁多的腌菜、榨菜过冬。为了改进食物品种,提高食欲,他们靠智慧想出了很多花样,果仁饺子就是其中的一种。将核桃仁用文火炒干,烘除多余的水分,然后碾碎,拌上白糖。包成的饺子绵香酥脆,果仁又吸收了糖的油腻,吃起来甜而不腻,让人难以忘怀。

父亲见他买了这么多的菜,责备他不会省钱,李雷也没有说什么,低头去了洗手间。出来的时候,饺子已经盛出来了。父亲跟往常一样,问了问他“工作”的情况,别的也没有多说,只是唤他多吃,自己则端了一碗坐在沙发上吃起来。

李雷边吃边想着要过年了,是否要给父亲商量一下置办年货的事情。这时,短信铃声响了,是一个哥们发来的,说有急事商量。他没说二话,几口吃完饭,给父亲交代了一下,拿上外套出了门。

发短信的叫郭鑫,是李雷高中时候在琴行认识的一个朋友。郭鑫是汉中人,没上完初中就辍学只身来西安闯荡。上学时郭鑫就不务正业,他从影视里看见那些抱着吉他,手里叼着烟的“文艺青年”是那样的帅气,心里一阵痒痒,心想兴许能多骗几个小女生的芳心,于是也买了一把吉他,自己照着书就开始练。不过,目的不纯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,在成功骗取几个小姑娘的“爱慕”之后,他心满意足。正所谓本性难移,到了西安以后,他在打工之余,也在几个比较大的琴行里混着,跟一些不三不四的女孩子打在一起。他和李雷就是在其中一个琴行里认识的。

不过说真的,李雷和郭鑫也仅仅只有几次交流,算不上真正的朋友,所以他对于郭鑫今晚的“不速之约”感到诧异。

郭鑫站在五路口转盘的一个出口,穿着薄薄的灰色外套,由于天气寒冷,他边双脚蹦着边用嘴哈着双手。见到李雷过来,他赶快笑嘻嘻地小步跑过来。

“哎呦,李兄,真是麻烦你了,这么大冷的天。你看……”郭鑫边说着边伸手去摸李雷的外套。

“恩,没事,有什么事情,你说。”李雷说话的语气平稳,跟往常一样。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,不善于将感情外露,不会花巧语,尽管很热心肠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